火币成长学院|加密市场宏观研报:401(k) 引爆结构性行情,ETH 迎来金融资产时代的全新定价权
2025-08-16 08:57:08 人浏览

摘要

2025年8月7日,美国正式签署行政令,允许401(k)退休计划投资包括加密资产在内的多元资产类别,这是自1974年《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以来最具结构性意义的制度升级。政策放开叠加高校捐赠基金等长期资金的入场、华尔街叙述驱动、ETF与期货市场的加速流入,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带来的宏观顺风,共同推动以太坊在本轮行情中获得超越比特币的资金动能与定价权转移。

本文将从制度突破、机构布局、市场叙事演化等维度,系统解析ETH向金融资产转型的深层逻辑,并展望未来数月的结构性机会与投资策略。

截至目前,全球加密货币市场总市值超过4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与 2023 年初的约 1.08 万亿美元相比,不到三年间增长近四倍,体现了市场在制度化与机构化推动下的爆发力。

根据CMC数据,过去一周市场市值上涨约 8.5%,两周累计增幅预计在 10–12% 区间。这一走势并非单一行情驱动,而是制度性政策支持、机构配置转变、市场结构优化与Narrative催化多重因素的合力。

本研报将围绕三大主线——政策催化、机构信心背书、叙事与市场结构,深入解析 ETH牛市的逻辑与未来定价路径,并结合历史类比、数据建模与风险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全面视角。

一、政策催化:401(k)开放的结构性意义 1.1 历史脉络:从股票到加密资产的养老金革命

我们把这次401(k)开放加密资产,放回美国养老金百余年的演进脉络里看,分量会更清楚。上一次“范式挪移”发生在大萧条之后。彼时的养老金主要是固定收益(DB)体系,资金被“法律清单”(Legal List)钉死在政府债、优质公司债和市政债上,逻辑只有一个——安全第一。1929 年股灾把企业现金流打穿,很多雇主无力履约,联邦政府被迫以《社会保障法》兜底;战后债券收益率一路下行,市政债一度跌到 1.2% 左右,完全无法覆盖长期承诺的回报。也正是在这种“安全与回报”的失衡中,“谨慎人规则”(Prudent Man Rule)在 20 世纪 40–50 年代被重新解释:不是“只许买最安全”,而是“整体组合要谨慎”,于是股票开始被有限纳入。1950 年纽约州允许养老金最高 35% 配置权益资产,随后北卡等州跟进;反对声浪不小——“拿工人血汗钱赌博”——但历史选择了增长,1974 年《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把“审慎投资”的现代框架写入全国性法规,养老金与资本市场深度绑定,后来的美股长牛、财资市场现代化,都有这一笔制度注脚。

2025 年 8 月 7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把这一“风险—回报再均衡”的钟摆再度推向前沿:401(k) 计划可投资私募股权、房地产,以及首次被纳入的加密资产;并要求劳工部与财政部、SEC 等机构协同,评估是否需要修改规则、如何为计划参与者提供纳入另类资产的“菜单”与合规便利。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政策利好”,而是养老金制度自 ERISA 之后最具结构性的一次升级:把尚处高波动早期的数字资产,纳入美国中产最核心的退休账户——401(k) 的可选范畴。它直接回答了两个问题:第一,加密资产是否具备被制度性资金长期持有的“合格性”?第二,谁来为这种合格性背书?答案很直白——“国家级”框架与美国退休金体系。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此文为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代表 中欧财经 的观点和立场,请自行参考。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本文链接: - 中欧财经

回顶部